發布時間:2021-03-02
3月26日,《西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21—2035)》新鮮出爐,由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與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編制。目前正在杭州西湖博物館進行公示,為期一周。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規劃是景區保護和管理的法定依據,也是指導具體建設行為的指導性文件。該負責人表示,本輪的總體規劃在公示期后,還將進行一系列的細化,比如大家很關心的交通方面的變化,會專門出臺交通專項規劃,并請專家來論證、請市民來提意見建議。
先來看看兩位對西湖很有研究的專家,對新規劃有什么意見。
新版西湖景區公交規劃
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副會長、浙江風景名勝區協會會長王水法
既要對路網作必要拓展,又要深耕現有道路資源提高通行率
2016年,G20杭州峰會之后的那個十一黃金周,西湖游客再度爆棚。
當時,曾任西湖風景名勝區黨委書記、主任的王水法,寫了篇《對“西湖熱”的冷思考》。提出西湖能否實行“半封閉”運行,用“單向通行,快速循環”的環湖旅游巴士快線取代私家車和大巴,讓交通車流快速循環起來。
3月26日看到新版《總規》,王水法接連說“勢在必行”“恰逢其時”。
王水法說,這幾年來西湖景區交通矛盾尚未得到明顯緩解,現在通過新版《總規》,也正好到了對未來重新規劃的時機。既符合城市發展趨勢,也符合景區未來走勢。
對新版《總規》,王水法想了更多。
比如,因為景區環線的限行,原本通過景區的車流將被溢出,需要周邊路網來承接與消化。這就要求從硬軟兩方面,對周邊路網與管理作進一步優化。既要對路網作必要拓展,又要深耕現有道路資源,提高車輛通行率。就像香港,道路并不寬敞,但通過智能管理,實現了高效通行。
第二,在景區四周增設換乘點,讓私家車來得了、停得下,并通過公交車實現坐得上、到得達。另外,還要考慮景區內的飯店、商家,在這些換乘點設立接駁車。甚至可以用定向“網約車”的思路,實行網上預約接駁。
除大公交外,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開設專司接待旅游團隊的小公交,即商務包車。
第三,慢行系統中,電瓶車、共享單車要在現有基礎上,作進一步完善提升,并在道路設置上盡可能增設一些用于電瓶車和單車騎行的綠道。
另外,景區居民和商家的通行問題,也要作通盤考慮。景區交通的改變,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實施過程中,肯定還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
總的來說,這一次規劃的調整優化,掐準了杭州城市發展的關鍵穴位。隨著新規劃的實施,必將有效推動綠色出行,減輕景區環境壓力,縮短游客在途時間,提高游覽舒適度。
杭州歷史文化學者仲向平
打造一個環西湖的慢行公共空間,這是世人都期待的
“西湖的最新總體規劃,突出文旅結合,引導深度旅游,如果后續能細化實現,是個大好事啊?!痹谥傧蚱娇磥?,漫步西湖,應該是恬靜的、安逸的,讓游客可以駐足細細欣賞。但現在的西湖,經常會有洶涌的機動車流出現,景區擁堵也屢見不鮮。
在他看來,西湖是“世界的西湖”,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西湖寶貴的文化旅游資源,如果僅作為交通通道來使用,太“浪費”了?!拔骱膶氋F資源,應該更多讓給游客與市民?!?/p>
仲向平說,他很喜歡凈慈寺門口的這段南山路,可以遠眺雷峰塔。但這里經常車來車往,穿馬路時,每次都因為擔心安全問題,沒有辦法靜下心來游覽。
再比如北山街,整條路上既有雕花門樓的西式別墅,也有白墻黑瓦的中式宅院。堅匏別墅、潤廬、省廬、抱青別墅等等,走過北山街,仿佛步步都踩在歷史的地毯上。在仲向平看來,北山街可以說是杭州的“民國建筑博物館”,但這樣一條富有文化的街,卻車來車往,給游人不小的心理壓力。
楊公堤的六座橋,很美,很有故事,但大家都不敢在上面散步,不敢在橋上看風景,因為隨時有車沖下來,很危險。
“在我看來,西湖的這些道路,可以作為景點、公園的補充,還可以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給市民游客更好的體驗?!敝傧蚱秸f,杭州正在打造湖濱步行街,如果環西湖四周的路都能慢下來,打造一個環西湖的慢行公共空間,這是世人都期待的。
圖自視覺中國
市民熱議
【點贊方】
紫煙輕繞:盡管我也有私家車,但為了還一個相對可以安靜些的西湖,太支持這項措施了,點贊!
夢想成真:這個非常好,拒絕私家車,這樣路上不堵心了,可以慢慢看風景。
胡士:景區人車分流是必然趨勢,點贊杭州。
小貓:堅決贊同,低碳環保,又能保證游客安全。以后景區溜達都不擔心尾氣污染了。
吉言:北山路、孤山路本來就沒有什么居民,政府能有壯士斷臂的勇氣還路于景,實屬不易。
lawman:支持!非常懷念90年代讀大學的時候,在北山路漫步的情景和感覺,那個時候沒有這么多的機動車。
獨品:對暴走西湖的某人來說真是大好事??!
【顧慮方】
阿泰:旅游高峰時期或許可以,但平時還是還路于民吧,那附近交通壓力本來就夠大的。
誰是誰:說得好像大家都是坐公交車一樣?打車的人怎么辦?住在里面酒店的人怎么辦?拖著行李箱去擠公交車嗎?還有老弱病殘孕怎么辦呢?
張欣杰:北山路和孤山支持的,楊公堤就別了吧,本身楊公堤車子也不多啊,車子都堵在蘇堤和雷峰塔了。楊公堤不能開車,從西湖南面去黃龍就不方便了啊。
萬志平:建議法定節假日實施,平常騎個小紅自行車是最好的選擇。
光頭:以后楊公堤六橋沒得沖了,失重的感覺沒有地方可以體驗了!
zhangxh:如果能夠保證公交車的方便快捷、出租車不拒載不違規,那應該是可以的。
靜琰:希望能騎自行車。還有為了出行不便的老人,建議非節假日和周末還是讓汽車通行。